魔域最新攻略晋城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《2020年小麦冬前田间管理意见》的通知

各县(市、区)农业农村局:

小雪已至,魔域最新攻略小麦冬前田间管理进入关键时期。各县(市、区)要抓住近期降水的有利条件,指导广大麦农开展冬前田间管理,狠抓关键技术,培育冬前壮苗,为小麦安全越冬和明年春季管理赢得主动。现将《2020年小麦冬前田间管理意见》印发给你们,请各县(市、区)结合当地实际参照执行。

晋城市农业农村局

2020年11月26日

2020年小麦冬前田间管理意见

今年我市小麦播种工作基本顺利,出苗情况和当前苗情相对较好。小麦播种前的7-8月份降雨偏多,底墒好,9月-10上旬降雨偏少,直至10月14日才出现了有效降水,导致小麦适播期面积减少,早播和晚播小麦面积增加。加之播后降雨偏少,气温偏高,对不同类型小麦影响不一,为此,各县(市、区)应因地因墒因苗应变管理,以抗旱防冻、促弱控旺为中心,管理措施前移,促控结合,促根增蘖,构建冬前壮苗个体与群体,保苗安全越冬,为明年小麦丰收打好基础。

一、中耕划锄

要在小麦三叶期后进行中耕划锄,起到提温保墒、破板通气、消除杂草的作用。旺麦田,应进行深中耕,控上促下,控旺转壮;壮苗田,应在越冬前中耕划锄,保墒稳壮;晚播麦田,在小麦三叶期后要及时浅中耕划锄,提高地温,促进根蘖生长。但要注意,弱苗田划锄要浅要细,旺苗田中耕要深要重,壮苗田要深浅适中。播种偏浅的麦田要结合中耕,培土壅根,以保护小麦分蘖节,提高麦苗抗寒能力。

二、耙耱镇压

对于播后未镇压、秸秆还田质量差、苗情偏旺的麦田,均要在越冬前采取先镇压后耙耱的措施,可粉碎大坷垃,踏实土壤,弥合土壤裂缝,防止冷空气进入,促进小麦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,刺激次生根喷发和根系下扎,防止冬季冻害发生。冬前镇压时应把握“地湿不压地干压,阴天不压晴天压,早晨不压中午压,麦田过弱不镇压”的原则,提高镇压效果。

三、浇越冬水

有水浇条件的麦田,可在昼消夜冻时视墒情择时浇灌越冬水,这样既可补充土壤水分,稳定地温,预防小麦冬季干冻,保苗安全越冬,又能踏实土壤,促进次生根喷发,并能冬水春用,防止春季干旱。对旋耕播种未镇压麦田、秸秆还田麦田和整地粗放麦田要作为冬浇重点。冬浇时要关注天气变化,若遇寒流侵袭、气温骤降或大风降温天气,要立即停止冬浇,防止结冰吊根死苗。

四、巧施冬肥

冬前小麦苗小根少,需要养分少,肥料消耗少,一般不宜追肥,否则易造成旺长。但对抢时播种底肥不足麦田,可随浇水或趁雨雪后亩追施尿素5-7.5公斤,也可在越冬前亩撒施农家肥2-3立方米,壅根护蘖,补充肥力,提高地温,防止冻害,促进弱苗赶队转壮,确保小麦安全越冬。

五、化学除草

冬季杂草龄期小,抗药性差,遮蔽物少,暴露面大,着药效果好,是化学防除效果最佳时期。对于杂草发生较重的麦田,在小麦3-5叶期,杂草2-4叶期,选择平均气温10℃以上晴天进行化学除草。但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,选择高效低残留除草剂,把握好用药量和用药关键期,以免造成药害。

六、防治病虫

对点片发生小麦白粉病、锈病的麦田,应及早用药控制。可用25%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每亩28-33克,或40%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0-15克,对水30-45公斤,喷雾防治。对于地下害虫为害较重麦田,可用40%辛硫磷乳油200-250毫升,加水2.5公斤,拌细沙土30-35公斤,拌匀,制成毒土,浇水前顺麦垄撒施防治。冬前蚜虫点片发生地块,可用10%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每亩10-15克,对水30公斤喷雾防治。

七、预防冻害

据预测,今冬属拉尼娜气象条件,气温偏低,小麦发生冻害机率高,威胁大,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遇到强降温天气,及早浇水防冻。晚播弱苗田可采用撒施腐熟农家肥、泼施沼液肥等措施预防冻害。一旦发生冻害,应根据冻害程度、苗情等,采取有效措施缓解冻害。

八、护麦保苗

畜禽啃青会造成小麦植株光合绿叶面积减少,分蘖节外露,冻害加重,安全越冬困难,春季苗弱,影响后期分蘖成穗和穗分化,导致分蘖成穗率降低,穗粒数减少,影响产量。墒情差、土壤疏松的麦田,畜禽啃食可将麦苗连根拔出,造成缺苗断垄,加上蹬踩,使分蘖节、根系外露,造成冻害死苗,即使及时浇水、施肥补救,也会造成穗数和粒数减少,减产10%以上。因此各县(市、区)应加大宣传力度,严禁畜禽啃青。

2025-11-16 09:57 点击量:2